搞投机,谁最中?

avatar
个人认证
· 阅读量 2,868

今年,河南春晚着实火了一把。

搞投机,谁最中?

作为一名河南土著,其实对于这里并不熟悉,愧对这么深厚的文明。

大学期间暑假打工,遇到一个小老板,我问他,毕业了去哪找工作?

他说,还是要去南方,长三角,或者珠三角。

那里的学习氛围很浓,年轻人都在不停学习。

所以我没毕业就去了杭州。

2007年的杭州,我认为城市的硬件水平,至少要比郑州强十五年以上,更不要说软实力了。

当时郑州马路上,几乎找不到一个地下通道带有电梯的,环境更是又脏又乱。

郑东新区仅仅是正在开发的荒芜之地,而且极度不被大众看好,认为那地方太偏僻,根本发展不起来。

前些年地域黑盛行,河南人在外,名声异常糟糕。

搞投机,谁最中?

我相信是被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坏人给煽风点火了。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把经济规律和政治经济弄得门清。

甚至极少的人已经具备了降维打击的能力。

借着过年,我想谈谈历史上,河南出现的三个重量级的投机大牛。

他们的力道太猛,以至于到今天,余威依旧。


1、范蠡

河南南阳人。

古人对投机的理解,就是时和用(需求)的把握。

时,是依据天文气象,比如岁在金星,丰收,那肯定是不能囤积粮食的;岁在水星,就会歉收,那必然可以收购粮食等待卖个好价钱。

这块对于我们而言已经玄之又玄了,我们能理解的,如果气候不好,粮食肯定减产,供需失衡,价格上涨。

但是我们不太可能在今年就预测到明年会发洪水。而这正是古代那些牛人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懂得货物何时为人所用,才算是把握着行情的脉络。


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货币的本质是流动性,就像流水润泽万物,一旦出现流动性问题,社会就要滋生腐化。

流动性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商人受损失,以至于有钱人不能愉快的花钱。有钱人不能愉快花钱,产品将进一步滞销,农田荒芜,工厂关闭,国家动荡。

从这点看,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并不可怕,即使现在大家同时回到零资产状态,几十年后,依然一小部分成为富商。

可怕的是社会资金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流动了。(比如黄金涨到10万美元,但是无法买卖)

社会资金无法流动,最受损失的是富人,极端情况便会出现移民,移民同时带走财富和相关的产业,又导致更多的人失业,加剧底层的贫困,和对富人的仇视。

国家动荡,曾经贱到极点的粮食、产品又会贵到极点,稍有差池便是改朝换代。


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要有健全的交易中心。

拿交易讲,我们做交易,基础在于全世界健全可靠的几大交易中心。

假如没有这些无缝衔接的交易中心,那么市场将出现报价极为不稳定,甚至报价紊乱的情况,那么充分有效的短线交易几乎不可能进行,更不会有我们这样一群交易员存在。


范蠡深谙此道,十九年间,三次赚得千金之财,然后散给贫穷的朋友以及亲戚。

搞投机,谁最中?

2、吕不韦

河南濮阳人。

时至今日,秦始皇的生父是谁,到底是个谜。

同范蠡一样,混乱的时代,对于商人而言,如鱼得水。

正是时代的混乱,造就了不同地方物资的失衡,低买高卖才有了市场。

所以,三十多岁的吕不韦,靠着贸易,积累下千金财富,被称为阳翟大贾。


财富上投资的成功,是小成,政治上投资的成功,放眼天下几千年,吕不韦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

吕不韦和父亲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投资农业,耕种收获,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

父亲答道:“十倍。”

吕不韦又问:“投资商业,买卖珠宝,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

父亲答道:“一百倍。”

吕不韦再问:“经营政治,拥立国君,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

父亲答道:无数。

搞投机,谁最中?

中国古代,因为轻商重农,所以商人,哪怕非常有钱,社会地位并不高。

这种现象其实延续到了今天,很多富商无不挂着什么代表、主席等职位,以填补内心的不安。

吕不韦一生荣华富贵,死后留下了旷世著作《吕氏春秋》。

嗯,21世界,最贵的,依然是人才。


3 子贡

河南鹤壁人。

他是孔老夫子学生中最有钱的。被后人称为儒商鼻祖。

年轻时候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应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条格言。

孔子曾对他说过:“好的领导者,必须有充足粮草,百姓的信任和良好军备”

子贡询问道:“情非得已的情况下,要减去一样,该怎么选择?”

孔子说:“那就除掉军备吧”

子贡又问:“剩下的两者,还必须除去一样该怎么选?”

孔子说:“那就扣除粮草吧,没有百姓信任,便不再有了政权的存在”

子贡恍然大悟,逐把诚信视为最重要的品德。

粮草,就相当于资金,军备,就相当于不同的交易策略。

我们做交易,没有“信”,有了资金和策略,也是做不好的。信就是知行合一。

搞投机,谁最中?

总结子贡的投机,有下面三点。

1,善于抓时机

吴国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绵以御寒,丝绵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收购丝绵,然后到吴国贩卖,这其中的“价格差”让他狠狠赚了一大笔,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有仁义

孔子病危时,子贡回来晚了,他觉得对不起老师,别的弟子守了三年墓后就离开了,子贡在墓旁守了整整六年。

后来,为追忆先师功德,子贡用木头雕刻出孔子像,前来祭拜的达官贵人见状觉得这个纪念品很有逼格,子贡又从中看到了商机,招募工匠大批生产孔子雕像,赚了一大把。

3赚有钱人的钱

奔走于各国做生意,他发现各国权贵以佩戴珠宝为时尚,慢慢形成了一种潮流趋势。他就到一些较为贫穷的国家,花巨资收购原料,开设珠宝作坊,把产品销往其他国家。因为品质好,权贵望族愿意花大钱购买子贡的珠宝。钱也就不愁赚不到了。

搞投机,谁最中?

七十多岁,子贡死在经商的路上,也算死在热爱的事业上吧。

南怀瑾老师一次讲演中对台下的人说:你们,有做生意的,有当官的,有的做的很大,很了不起。

但是,那是你们的职业,和事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什么是事业?事业是利于天下百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算的上事业。

上面几位,算得上是做事业的了。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