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市场表现,扰乱了基民的心态。一边是新发基金遭遇疯抢,一边是老基金被大量赎回。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既与投资者获利止盈的想法有关,也存在一些渠道助推的因素。存量资金精于腾挪,在某一“预定爆款”基金发行前夕,前爆款基金出现被大额赎回的现象屡屡出现。
涨的时候耐不住躁动看涨,跌的时候抵不住崩溃看跌,这就是人性的浮躁。所以,投资随大流并非明智之举,尤其是针对新进场的90后基民们,与其教基金经理做事,不如好好分析一下这波行情以及反省一下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
为什么基民都选择赎回?
1、流动性收紧引发恐慌
节前A股表现较为颓靡,利空来自于令人惴惴不安的货币政策收紧信号。可以发现,央行已经发声,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但总归是会进行调整。
央行连续净回笼资金,潜在使得资金面受到波动影响,收紧信号显著,进而使得股票市场这一货币政策的晴雨表跟着反应,飘绿重挫,估值溢价缩水风险显现,该抑制一下疯狂的资产泡沫了。
毕竟在疫情期间,股市从底部反弹走牛上涨是基于全球央行拧开水龙头之上的,缺少一定的流动性,投资者的心态就容易不稳了,股票下跌使得持有的基金净值表现不佳,基民便开始抛售赎回,想要好好过年。
但是,没有什么行情只涨不跌,只跌不涨。要知道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这意味着承受不住波动而频繁短炒则是下下策,就如同巴菲特所说——“不要紧盯着市场的风吹草动,跌一点就心神不宁,涨了就卖,那他永远赚不到什么钱。”
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尽管节前市场因为流动性影响出现回调,后期A股仍可能震荡上行,春季机会未必已经结束,不必因短期市场扰动大幅减仓。
2、失望于业绩不及预期
这种浮躁不仅体现在无法以平常心对待行情波动,还体现在对爆款基金的业绩预期上。
近期,不少明星基金遭大额净赎回。2020年前三个季度成立、开放式的2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A/C类合并计算)中,有18只百亿级新基金在四季度出现净赎回,占比高达90%。
2020年四季度净赎回份额最高的是南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茅炜,王博),净赎回85.66亿元,其中A类份额净赎回11.24亿元,C类份额净赎回74.32亿元。
其次是华安聚优精选(基金经理饶晓鹏),去年四季度净赎回84.42亿元;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基金经理胡昕炜),其A/C类净赎回63.48亿元;易方达均衡成长股票(基金经理陈皓),去年四季度被净赎回60.14亿。
事实上,这一大额赎回的原因直接明了,那便是基民认为业绩没有达到预期。
但这一预期的程度其实很微妙,是没有达到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还是没有达到基金的正常业绩区间,想必短期内多数受投资者心理驱动。
现在的基民结构越发年轻化,而年轻人总是有种无所畏惧的冲劲,他们追求绝对收益,想要快准狠的落袋为安。
于是,追捧明星基金经理不够,甚至还想在线下场指导,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显然是不可取的。
人们对爆款基金的入市热情很膨胀,但基金经理很理性,开始为行情降降温。
易方达、中欧、前海开源等发布限购通知,又或是基金经理普遍倡导基民降低对今年权益市场的投资预期。
基民用了多少不理性去追逐,就有多少慌张在赎回。而且,几乎是迫不及待就赎回了。
这一切都在告诉基民们,不要去盲目追爆款,沉淀一下会更好。(格隆汇)
3、赎旧买新成主流
除了业绩外,大部分赎回的基金表现很不错,也在为基民赚钱,但依然挡不住基民“离开的步伐”。
新基金的密集发行,可能导致前期“日光基”出现较大规模赎回。所谓“赎旧买新”,就是把原持有的基金产品卖掉而去申购新发行的基金。
统计全市场一日售罄、按比例配售的爆款基金发现,这些业绩优秀的“日光基”,几乎清一色遭遇赎回,尽管这些出身名门的基金大多一日吸金即超额完成,并按比例配售,形成了“买基金还不一定买的上”的盛况,但在成立后数个月内,几乎无一例外的遭资金赎回,部分一日售罄的明星基金赎回比例超过50%。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方面和投资者获利止盈的想法有关,但也存在一些渠道助推的因素。此前曾出现某一“预定爆款”基金发行前夕,前“爆款”基金出现被大额赎回的现象。此外,在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背景下,炒股的短期投机资金可能在薅羊毛的心态下,也参与到了明星基金产品的首发中。
“在市场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有很多短期资金借助基金玩短线的,一日售罄现象的背后有这些资金,但它们的投机性也比较强。”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裁认为,最近基金“一日售罄”成为常态,炒股的短期资金本身比较多,当炒股不如买基金了,炒股的短期资金可能转向认购基金产品。
实际上,“赎旧买新”增加了投资者的交易成本,不利于获得长期收益,同时也不利于投资习惯的培养。有的投资者热衷短线造富,习惯快进快出,获利就跑,看到基金涨了又后悔,再操作就容易追涨杀跌。
这也导致了大部分基民远远没有赚到基金应有的收益,却始终在错误道路上狂奔而不寻求改变。(财富号)
大量赎回对市场有哪些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爆款基金的资金规模都比较大,该群体遭大量赎回,也可能显著影响到基金经理的投资。
“大量赎回可能导致基金被迫卖出股票应对,同时,应对赎回也可能迫使次新基金采取持仓分散的方式。”华南地区的一位业内人士指出,赎回比例比较大的话,通常会给基金经理带来一些麻烦。
与此相关的是,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在其披露的季报中表示,曾因基民大量赎回被迫卖出股票,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位基金经理称,因为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间遭遇大幅赎回,选择减持了一只白酒重仓股,而不是减持当时组合里的银行和其他周期蓝筹持仓,导致其
收益受到影响。
此外,考虑到2021年开年一个月以来的基金再次出现密集发行,一日售罄更是集中出现,在存量资金转移的概率下,前期一日售罄的的次新基金或存在进一步赎回的可能,转换为一月份的“一日售罄”基金,而大量资金从前期爆款基金中赎回,迫使基金经理卖出股票应对赎回,也可能加剧A股市场的波动。(券商中国)
如何避免盲目赎回基金?
在资产行情没有出现系统性风险、基金产品本身仍然值得信任的情况下,不妨尝试去适当延长持有时间,而频繁操作增加的费用会蚕食不少基金的收益。
节前市场调整主要是受到央行回笼流动性影响,叠加前两周资金过度抱团权重股,双重因素发酵后市场自然会选择抛售浮盈较多的热门板块。其实,每次出现这种非基本面利空的下跌时,都是加仓的好机会。
两种情况下基民需要赎回基金:
1、是否急需要使用资金,如果需要可以赎回;
2、是否认为股票市场要回调,并希望赎回基金及时止盈或防止进一步亏损。
短期市场情绪受资金面收紧预期影响较大,一些高估值板块对此比较敏感,依靠估值提升的行情预计将终止,但随着年报的披露,企业盈利状况超预期的优质公司将会重新得到资金青睐。
建议如果持有的是中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不要轻易被市场短期波动所影响;如果持有的基金是短期追逐热点的基金,可以考虑短期回避,未来一段时间预计风格主题等波动较大,趋势性不强,把握难度会比较大。
需要明确的是,选择优秀头部基金经理的明星产品,切忌不要被新基金的火爆而迷惑了视野,毕竟比起新基金,陪伴那些老基共同成长更为可取,这才是坚持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
选择基金的首要标准,不是基金的新旧与否,而是从基金经理角度出发,重点关注其持续盈利的能力。基金倾向于长期投资,频繁进出和短期观察,都不足以构成对基金表现的完整判断,拉长周期来看基金的业绩,会更加客观。优秀的基金经理,在投资管理方面有其过人之处,不必太过于纠结是新基金还是老基金,可以更关注基金的运作模式。
比起一知半解的认知和过度的欲心,还是更应对专业的基金经理抱有多点信心。对于短期的净值表现看轻点会更好,好事多妨,耐心成就长期投资,非理性的博弈心态免不了懊悔出局。
正所谓,众人恐慌我疯狂,众人疯狂我恐慌。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投资江湖里,放下浮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把不要杀跌放在决策前的检查清单上,可以避免自己犯下基金投资的重大错误。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