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跌宕起伏的上半年,你的基金赚钱了吗?

avatar
· 阅读量 258

近期,网友们纷纷在网上晒自己的半年收益,有人欢喜有人愁。而纵观各种投资得失总结,无论是小白新手,还是投资老手,都面临着行情跌宕起伏,信息太多,真假难辨的共同难题。

尽管巴菲特告诉我们,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虽然道理都懂,但何时该恐惧、何时该贪婪却是难点。破解之道,唯有更专业。

这也是为何巴菲特每年都会给股东写信,以专业人士的角度,给股东讲述投资背后的故事。在中国,其实也有人在做类似的事,如支付宝理财智库(下文简称 " 智库 ")的《致投资者的一封信》。

过去半年,智库已先后向投资者寄出四封信。既有在市场不被看好时,写信希望投资者不要离开;也有在市场普遍看好,写信 " 不要追涨 "。由于信件往往出现在关键投资节点上,也让《致投资者的一封信》成为平台打造投资者心智和行业深化投教的现象级事件。

1

上半年股市跌宕起伏,投资者迎来中考 " 交卷 "

上半年投资中考交卷,各方表现如何,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看看。

首先,大盘整体上涨,但不同板块涨幅不同,且背后极为震荡,投资者想躺赢并不容易。如上半年创业板指涨超 17%,上证指数上涨 3.4%。

简单来看,从年前机构疯狂抱团、白马成群,年后 218 猛烈崩盘,白马纷纷大跌甚至腰斩,随后白马们又逆势反弹,跑出一条大写的 V 型曲线。而创业板指从年前上涨到后续回落,再到收复失地,甚至创下近 6 年新高,整体堪称 " 过山车 "。

这不仅极考验投资者的定力和智慧,也很考验一些投资机构和智库团队的实力。在震荡的行情下,市场和投资者更需要认清趋势的理智发声,支付宝理财智库上半年不同阶段及时发声,以及接连给投资者写信的价值即在于此。

股市跌宕起伏的上半年,你的基金赚钱了吗?

2 月 26 日,国内外市场普跌。智库判断,这是美债利率抬升,对个股估值造成压制传导造成。并指出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背景下,不必太过悲观。选择靠谱的基金经理,买入后耐心持有,静待花开。

3 月 10 日,在市场人心惶惶时,智库又给投资者写了一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信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坚定看好权益市场的配置价值。并建议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选择不同类型的金选产品,拉长投资周期,以不变应万变——稳定心态,必能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增益。

当时虽然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回过头,结合上证指数与理财智库的发信时点来看,理财智库的一系列判断,无疑是极具前瞻性和专业性。

其次,从基金投资情况来看。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基金投资者平均盈利为 3.62%,略高于上证指数的 3.4%。基金市场中超 8000 家基金的半年收益,也出现了分化。

一方面跑出了许多黑马。数据显示,截至 6 月 29 日,华宝标普油气、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全鹰民族新兴、宝盈优势产业四者排名收益前四,回报率均超过 50%。而以理财智库提供遴选理论支撑的支付宝金选系列表现不错,在最终投资胜率和收益率上显著跑赢市场大盘和同类基金。

股市跌宕起伏的上半年,你的基金赚钱了吗?

另一方面,此前爆火的一些明星基金则褪去光环。在混合基金类型中,TOP30 的基金经理几乎洗了一遍牌,去年爆火的基金顶流们也几乎 " 全军覆没 ",再度证明这波行情的反复难测。

最后,从投资者收益来看。有报道称,今年上半年 67% 的 A 股股民赚钱,人均盈利 3.5 万。整体股民的收益尚可,但也有不少人是 " 被平均 ",一些高收益投资者覆盖了许多人的亏损。

影响因素有很多。不过,纵观历年股市震荡行情下,投资者的损失,大部分都跟 " 财商 " 有关。

高财商者往往能够在震荡周期中管住手(不频繁买进卖出)、放开眼(注重长期趋势价值),以及跟对人(能在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行情中坚定跟对人,认可周期价值)。而低财商的人则容易受情绪波动,缺乏足够耐性和主见,随波逐流,追涨杀跌。

支付宝《一季度基民报告》显示,在市场行情波动以外,今年亏损用户行为特征主要为追涨杀跌,频繁买卖。其中基民赚钱比例与持仓时间相关性极高,而基民心态又影响基金持有时长。具体来看,基金只拿三个月,超 7 成人亏钱;坚持定投的基民投资心态更稳定;有目标的止盈也能获得较好收益。

显而易见,无论新老投资者,高财商投资人群往往更能穿越震荡周期,收获时间的奖励。

2

这届怕 " 穷 " 的年轻人,既要搞 " 知识 " 又要提 " 财商 "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人在线理财需求正在大增,基金热更由此而生。这从年轻人的偶像 " 坤坤 " 和 " 春春 ",从明星蔡徐坤和李宇春变成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和刘彦春也可见一斑。近两年,基金更是多次登上热搜,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重要话题。

而在全民在线理财的大趋势下,年轻人又成为重要主力军。数据显示,在 2020 年新增 " 基民 " 中,30 岁以下的 90 后占到了一半以上。据中国人民大学和蚂蚁集团联合发布的《互联网理财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显示,21 岁 ~35 岁的用户是互联网理财最为活跃的群体。

除了活跃之外,这届怕 " 穷 " 的年轻人,也比他们的父母更早开始接触理财。据中国新经济研究院 2019 年发布的《90 后攒钱报告》显示,90 后初次理财的时间比父母早了整整 10 年。

打开年轻人常驻的豆瓣,搜索 " 理财 ",便可发现诸如 " 用利息理财丨投资理财 "、" 理财失败相互鼓励小组 " 等上面聚集了大量用户。

股市跌宕起伏的上半年,你的基金赚钱了吗?

但与此同时,他们中大多数既非金融相关专业出身,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理财相关的知识,只有一颗跃跃欲试想要理财的心。但理财并非易事,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专业知识不够,二是 " 财商 " 欠缺。

而在跌宕行情中,很多老手发现,自己也陷入选择暴力中——选前焦虑,不知道到底哪个标的好,选后后悔,一遇下跌就狂跑 " 止损 " 的怪圈。

于是,近两年网络上各种提升 " 财商 " 和 " 理财专业知识 " 的课程层出不穷。借助短视频和直播的春风,理财视频和理财直播,更成为用户获取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新渠道。

不过,对投资者来说,信息变多并不一定全是好事,这增加了辨别门槛和投资困扰。

3

穿越震荡投资期正确选 " 品 ",既要选对人,还要跟对事

那么如何学习理财知识,掌握理财技能,进而在理财投资规避风险,找到机会呢?笔者认为,既要跟书学,又要跟人学。

跟书学很好理解,无门槛,也不易拉开与别人的差距,个人就能完成。关键是跟人学,里面有两个关键。一是 " 人 " 要有专业的知识和高财商。二是这个 " 人 " 是 " 团队化的人 "。

原因很好理解,投资是门复杂的学问,需要综合各种维度的信息,集合各行各业的专家,从而将复杂的、多元的信息化繁为简,进行梳理。以支付宝理财智库为例,他们主要做了一件事——组团提升市场研判力,并适时发声进行研判成果共享,给理财人提供专业知识和帮助。

一方面,智库是一个专业的智囊团队——由蚂蚁集团旗下蚂蚁财富平台发起,联合行业头部的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组建而成,下设理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目前已有 35 家机构、60 多名专家学者加入,更是大家现在熟悉的蚂蚁财富金选背后的团队。

以专家委员会为例,即由顾问委员会和若干专业小组构成,涵盖资产研究专家小组、宏观研究专家小组、行业研究专家小组等不同小组,更能洞察市场宏、微观等各个层面的趋势。

另一方面,智囊团队成员涵盖各领域的行业大咖,大抵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可以看作是长期在一线打硬仗的基金经理,实战经验丰富,战绩亮眼。

如管理过超 5500 亿基金规模的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窦玉明,其带领的中欧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在 2021 年一季度进入前十。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副总经理于善辉 ,其管理的基金规模 227.4 亿,其中 FOF 管理规模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位列行业第一。

另一类则是市场洞察、金融研究领域的佼佼者。

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院长、会计学教授李峰,既是上海金融业改革发展优秀研究成果奖 2020 年获得者,也是上海交通大学 2020 年 " 教书育人奖 " 获得者。再比如蚂蚁集团研究院研究总监王芳,其多篇研究论文发表在《经济学(季刊)、《统计研究》等国际权威期刊,研究成果还获得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感谢信。

作者:初禾,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功夫财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