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悖论-交易学的越多越迷茫

avatar
个人认证
· 阅读量 919

#创作者##交易学得越多,越迷茫?#

交易者学习的技术分析大概包括 K线、 各种指标、 形态、 波浪 、道氏等等等。

之所以学的越多越迷茫,是因为我们学习的技术分析有几个问题:

一,技术分析是化简为繁的过程,学习技术分析实际上是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是以价格为基础经过一定的数学运算得来的。

比如:K线是由最高价 、最低价 、开盘价 、 收盘价四个价格绘成的一根K线形态;

而均线则是将N天的收盘价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术平均线数值;

再比如:大周期内的一个黄昏之星K线 ,在小周期内会就找到一个由多个k线组成的头肩底之类反转的形态;

技术分析的悖论-交易学的越多越迷茫

 

大周期内一个包含K线形态 在小周期内就会找一个多个K线组成的收缩形态,比如三角形态

技术分析的悖论-交易学的越多越迷茫

 

人们之所以学越多越迷茫,其实并没有搞清楚这些技术分析背后的基础就是价格变动,与其学习那么复杂的指标和技术,倒不如直接关注价格本身的变化。

比如下面的黄金走势的折线图,它就是由价格运动的轨迹形成的一条折线,是价格运动最直观的展示。和那些花里胡哨的指标比起来是不是看起来更简洁和一目了然呢?

技术分析的悖论-交易学的越多越迷茫

 

:任何的技术分析都有各自的局限性

有些技术分析适用于趋势行情,有些技术分析适用于震荡行情。市场是趋势和震荡来回的交替,就会导致这些技术分析一段时间有效一段时间失效。在对的行情中用对的指标即使小白也能赚取不错的收益,当技术分析与市场走势不匹配即使交易老手也免不了亏损。

技术方法之间也是相互矛盾的,假如你是一个用均线交易趋势交易者,在震荡走势中价格频繁穿越均线发出错误的信号,这个时候把均线换成一个震荡指标就非常好用。如果你用一个震荡指标去做交易亏钱了,你把它换成一个顺势指标去复盘那段行情,又会变得非常灵验。交易者会把由于技术分析局限性导所致的不可避免的亏损归结于自己能力不够,从而不断的去学习他们认为的更好的技术,当无论学习什么技术方法到最后发现都是时灵时不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时,他们就迷茫了。

第三:技术分析是引起心态波动的主要原因

我们常说交易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心。行情分析带来的情绪波动是贯穿整个交易环节 的。从行情分析所带来的企望,再到下单入场之后随着价格波动产生恐惧和贪婪的情绪,最后是出场过早错失利润和出场过晚利润回撤中不断的遗憾。

这些情绪的波动随着交易的积累日复一日最后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社区中我关注不少前期做的不错的交易者,在后期要么账户突然出现大幅的亏损,要么就是陷入长期的回撤很难走出,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随着交易时间的拉长,情绪波动的积累增加,导致交易操作不知不觉间就偏离了最初制定的规则。

 

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其实就是一个溯本求源的过程。复杂的技术分析的基础就是价格波动,倒不如直接关注价格本身。我们掌握的技术分析无法让我们在交易中获利反而还带来情绪的波动问题,倒不如把行情分析从交易系统的环节中剔除。

有很多交易策略并不依赖要多少技术分析,比如以价格突破为入场标准的海龟交易法则,也有马丁、网格策略则是价格每反向波动到一定幅度用加仓方式来摊平成本。还有很多EA策略,大多都是不需要行情分析的。抛弃行情分析也是从自主交易到机械交易的一个过程。

技术分析的原则务求简单,要简单到不必用大脑的地步,不必迷信复杂的技术分析法。这是斯坦利克罗的名言。认识到交易分析的局限性,从技术分析的依赖中解脱出来从概率角度出发去打造系统。力求简单。当你不再迷恋技术分析,从而注于规则的执行, 不再对市场要有期望,只是选择跟随市场 ,注重于风险管理和仓位控制。从规则出发来评判一笔交易的成败而不是盈利与否作为标准,坚持从整体出发一致性的执行系统。只有当这些随着交易做的越多理解越深刻,对错的标准越清晰,心里越来越坚定,也就不会有学的越多越迷茫的问题了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今日话题
共 313 FCOIN赞赏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