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交易的人喜欢研究道家或佛家?

avatar
· 阅读量 441

其实做交易的最后并不是很多人都研究道家或佛家理论的。据我了解,欧美那边的投资者喜欢研究的是圣经和星相学,一衣带水的小日本投资者则喜欢研究哲学或者宗教方面的东西,最后到我国的交易者才喜欢研究佛道理论,甚至儒家思想!


但无论是圣经还是哲学,甚至是儒道思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在国家的国学范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各国投资者最后都脱离了交易的本身,而去追求一些好像跟交易不太相关的国学?


这里,谈一谈我的一些浅见: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这些国学理论确实对交易有用;二是通过学习获取一种信仰,建立一种支撑交易者走下去的信念。


为什么做交易的人喜欢研究道家或佛家?


第一:这些国学理论确实对交易有用


从第一点来看,其实每个有历史的国家都有他的文化传承,这就是他的国学。既然能够成为文化的传承,那么当然是具备大道理,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无论历经长远,均可应用在万事成物上。


不信?我们且拿几句有名的儒道句子来说说。


1、先秦·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2500多年前的老子不曾知道有股票、期货这样的投资,但这句话却道出了投资的王道:做交易最关键的是在正确分析大势的基础上,要保持心态平和,不以涨喜,不以跌悲,正所谓宠辱不惊,涨跌不惊。短期的市场走势是不可预测的,价格时时刻刻都在涨跌起伏,如果价格一上涨,你就想卖出兑现;一下跌就害怕被深套,从而形成了“做多怕跌,做空怕涨”恶性循环心态,那你就永远也做不好交易了!大局观和正确的心态,永远是交易者的核心元素!!


为什么做交易的人喜欢研究道家或佛家?


2、先秦·李耳《道德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对于这句话,恐怕所有中小投资者尤其是股民是最深有体会的:当所有人都认为还要涨的时候,庄家其实已经在出货了,还怎么涨呢?那就应该跌了!当所有人都认为要大跌而割肉出局的时候,其实庄家已经在入货,还能跌到哪里去?所以那就应该准备要大涨了!


股票市场最流行的一个小段子:当证券公司门口的大妈都开始谈论股票的时候,那就是股票要跌的时候了。不正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的道理吗?


华尔街股神巴菲特那句经典名言“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不也是老子这句话的西化版吗?


我们经常遇到的“利好出尽是利空,利空出尽是利好”,更加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啊!


3、《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的意思就更加直白了:做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现时,在我们做交易时,应相信自己能力,相信自己一定会在投资市场上有所作为,并不断努力拼搏!


换言之,只有对交易有积极思维的人,才是投资的首要条件。否则,交易之事无从谈起。


第二:修身,建立一种支撑交易者走下去的信念


如果你在交易市场的时间久了,你就会知道交易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区别:交易世界更赤裸地展示了丛林法则的本质,而现实世界在丛林法则的底层上添加了很多层的面具。



所以每一位投资者进入交易市场后都需要经历一个认知重建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交易心理非常重要。从我们的统计数据来看,每一位交易者的成长,他的内心过程都伴随着一个从低纬度谈标的,中维度谈逻辑,过渡到高纬度谈交易心理的过程。



这一过程,说来短短几行字似是十分轻松,但实际过程却是漫长叠加痛苦;如同道家修行,若不得法,可能千次过门而不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一种信仰,或者说建立一种支撑交易者走下去的信念!或者说得更上档次点,那就是如何修身了。于是,儒道思想便可派上用场了!


为什么做交易的人喜欢研究道家或佛家?


虽然我这里说儒道思想,但其实道家修身与儒家修身虽然有相交之处,但二者侧重点不同:道家重在修心,追求澄心制欲,最后达到明心见性,并通过改变人的意识以达到改变其人生态度的目的。儒家呢?儒家重行,以行修心,逐渐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一个在心,一个在行,所以儒家与道家常被看作是一个出世,一个入世。而我们在交易这个名利场,如何才能出世入世,那就各取所需了。在这里,我个人更倾向于道家的出世,而最爱读《道德经》这本书。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喜欢的话,赞赏支持一下
avatar
回复 0

加载失败()

  • tradingCon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