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技术分析只是概率# #创作者#
对于技术分析,我们最多的理解,就是结合各种指标来分析单个/多个品种的走势,判断该品种后续会以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最初的时候,我们会将各种指标奉为圭臬,认为指标学的越多,掌握的越多就可以更精准的判断走势。殊不知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们仿佛掌握里大部分指标的方法,却依然做不好交易。如同听过非常多的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有的人可能会慢慢开始钻牛角尖,一个指标容易失效,那两个指标,三个指标是不是就可以增加准确率呢?于是我们试图把好几个指标都叠加在一块看,可能更多的状态会变成,K线图上的均线比K线还多。还有各种布林带、RSI。仿佛我们把K线图绘制成了一幅地图,企图找到指引我们的方向,但这么多指标最后只会让我们一团糟,完全作乱了交易的节奏。
但那么多的书籍都详细解释了这些指标,难道那些书真的就是垃圾么?反过头来看下,为什么那么多年过去了,指标还是那么些指标,为什么那些指标还是出现在各个平台中,作为大家喜闻乐见的工具呢?说明这些指标本身是有实际作用的,可能是最初我们用错了方法。
如果我们最先接触外汇,我们很容易看到,外汇百倍的杠杆让人总是容易血脉膨胀,所以我们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短线交易上,特别是日内交易。而如果换个角度去想,短线的交易真的适用于这些指标么?如果放在以前,计算机还没那么普及的时候,很多的价格都是以日为单位去记录,去分析。所以那些指标之所以能有效,是因为建立在大周期的趋势级别上。那个时候可能并没有15分钟这样那么小级别的数据给指标的提出者去学习去参考,只能按照日级别及以上的K线来做图的绘制。
所以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大的周期图形上去看,我们就能发现,大周期的级别K线就能一目了然。虽然开单的频率降低了很多,但也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和斟酌开单是否眼睛。开单频率低了,概率也会降低,虽然可能会有来回的止损,但在日的级别下,操作频率非常低,更多是等待行情的到来。所以胜率也更多情况下在40%左右。
但低胜率真的意味着低盈利么?未必,因为高频的开单很容易消耗我们的注意力,且近期归因很容易让我们陷入矫枉过正的危险中。我们容易陷入思考的陷阱:为什么最近那么不顺?是不是有人故意不让我盈利。其实只是交易系统的暂时失效,但很容易让我们走极端。
如果等待趋势走完,虽然频率降低,但等待的过程恰好是筛选掉那些自作聪明,感觉可以在趋势里奔驰的人。但持仓本来也是个很难的过程,心理的考验也不小,虽然我觉得比日内难度还是小得多,但更难的是要心理有一个彻底的放下,放下自己对于市场其实一直是无计可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或者进场+等待。其余的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也许是这种虚无感使得趋势交易鲜有人问津,但我觉得我也不是什么聪明人,就用最笨的办法坚持下去吧。
保持一种指标,让概率和我们做朋友,这样才能使得胜率一定的情况下盈亏比会客观,最终才能实现稳定盈利的目标。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