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而神奇的中国外汇零售市场上,一些交易者有着“凡做市商必坏,凡STP必好”的看法,但倘若多深究的问一句STP的订单到了哪里?很多人的回答流动性提供商,那么流动性提供商又是什么呢?
大部分流动性提供商的本身也是做市商模式,只是有的只做机构业务(提供流动性服务),而有的做市商模式的一级交易商除了提供机构服务以外,也会提供直客的业务。
当然,做市商也好,STP也罢,都只是交易商公司运营和监管要求的事情,我们今天要聊得也是做市商模式,但是是另一个层面的做市商模式,在流动性层面的定价层面的做市商模式。
交易模型
指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据交易驱动因素对外汇业务所做的分类,包括报价驱动模型、订单
驱动模型和协商驱动模型。(来自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产品指引》)
这个是中国官方的定义,一般来说,国际市场中主要分为报价驱动模型(做市商制)和订单驱动模型(竞价制)。

1. 报价驱动模型
报价驱动模型,也称为做市商模式,在报价驱动机制中, 投资者之间并不进行交易, 而是由做市商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 承诺在此价位上以自有资金和外汇与投资者进行外汇买卖。
做市商通过双向报价与投资者进行交易, 以此维持市场交易的连续并提供流动性, 所以,做市商制又叫报价驱动模型。
在报价驱动模型中,所有投资者的对手方都是做市商,投资者之间不会存在对手方的关系,优点显而易见,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2. 订单驱动模型
在竞价市场中, 买卖双方向市场提交委托指令或订单, 交易系统根据一定的指令匹配规则进行撮合, 成交价格由投资者订单之间的竞争关系所决定。所以竞价制又叫订单驱动机制。

1994年4月到2007年3月期间,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的就是自主报价,撮合成交的集中竞价交易机制。
在订单驱动系统中,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价格的透明度会变高,缺点也很明显,流动性会存在不足。
3. 混合交易机制与ECN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壮大及机构投资者对高透明度、高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市场的需求日趋强烈,出现了以订单驱动为主、报价驱动为辅的混合交易机制。
这种混合交易机制其中一种就是现在鼎鼎大名的ECN系统。ECN是基于互联网的,自动聚集众多投资者买卖证券的委托或指令的电子交易系统。
他的运行是方式是:
做市商和普通的交易者都会在ECN系统中进行报价和下达指令,与普通交易者的指令相比,做市商的报价指令是双边的,包含卖价和买价,除此以外,并无区别。做市商报价指令下达后, 将进入所有的指令序列中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参与竞价撮合。
结语
不管是报价驱动还是订单驱动,都属于价格的形成机制,报价驱动的主要优点在于流动性会比较充足,而订单驱动的价格则更加透明。
当然在外汇市场,这些都属于银行间市场的范畴,对于零售市场来说,不管是STP/DMA还是MM,订单很难达到银行间市场,除非交易量巨大,你的交易商才可能帮你在银行间市场寻找流动性。
在零售市场,你的交易对手方是谁,翻一下开户的客户协议就知道了。
作者:一缕清风,文章来源知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或嘉宾的观点,不代表 FOLLOWME 的任何观点及立场,且不代表 FOLLOWME 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访问者根据 FOLLOWME 社区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一切行为,除非另有明确的书面承诺文件,否则本社区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FOLLOWME 交易社区网址: www.followme.ceo
加载失败()